第十八章(1/6)

已是申尽酉初时分,肃穆的大殿内掌起粗大的牛油巨烛,十六名穿着黄衫的侍小心地撤下供品,重新设上鲜花。

这是夷南的宗庙。与北方列国不同,夷南的宗庙就设在王宫之内,以便于四时上祭。大殿高近三丈,整座殿堂只有一根梁木,下面设有五十六根神柱。夷南宗庙没有以北方流行的昭穆顺序排列,也不设灵位,每一世君主去世后,都在殿内设一神柱,上面不仅镂有夷南崇拜的神蛇纹饰,还有记载君主生平的绘刻。

传说夷南君主的灵魂都寄居在属于自己的神柱之中,祭礼时便以神柱为神主。今祭祀的是第五十四根神柱,辰瑶王的曾祖大武辰丁。

这是殿内最庞大的一根神柱,迳逾丈许,仅此一根,就足以支撑整座大殿。

柱身以白银包里,上嵌珠玉,绘以金纹。一条犹如蟠龙的银蛇绕柱盘旋而上,蛇低垂,吐出一条火红的蛇信。柱上绘饰有大武辰丁生平的征伐武功,下面陈设着一张玳瑁制成的长案,上面摆满新折的鲜花。

随着酉时的钟声响起,一个华贵的身影走大殿。她身上的华服以明黄为底,襟缘和衣带分别装饰以赤橙黄绿青蓝紫诸色,行走时襟带摇曳,犹如飘舞的虹霓。她身长玉立,墨云般的发髻上戴着一顶攒珠王冠,冠下是一枝金制蛇簪。垂如珠帘般的冕旒遮住的她大半面孔,只能看到她柔润的红唇。

两名侍捧着银盘走在前面,辰瑶王两手握胸前,缓步而行,一名官捧着玉磬陪侍在她身旁,后面四名侍拉起她长长的衣摆跟在身后。再往后,是十余名捧着各色祭品的少。这样隆重的礼节,连百越也不多见。

辰瑶王在神柱前屈身跪下,先在银盘中盥过手,然后接过祭品,亲手奉在案上。这样的礼节她今已行过十次,却还像第一次时一丝不苟,举止庄重严谨。

供过祭品,旁边的官轻击玉磬,说道:“献供已毕。献酒。”辰瑶王捧起玉觥,先放在唇边浅饮一,然后转腕浇在柱前。接着侍递来成双的白璧、玉琮,一一供在灵前。最后送来的两只锦匣,一只为方形,一只狭长。

官再次轻击玉磬,说道:“献酒已毕。供礼。”辰瑶王没有让侍代为传递,她再次盥手,然后打开方形的锦匣,取出一方玉牒。那方玉牒长近尺许,宽约六寸,上面渥以金汁,绘着难以辨识的符文。

峭魃君虞一双虎目顿时亮了起来。这是夷南王族历代相传的神蛇玉牒,据说辰氏先祖自天界而降,行至瑶湖,有大蛇出水,吐出这方玉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