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三章 飞越杜鹃巢(上)(2/11)
即开始心无旁骛搜寻杨小青的下落。先找出她丈夫跨国企业公司的地址与电话,确定林疗养院所在的地点,然后盘算如何采取联系的方法。
前两者不花什么工夫就得到了,但是对于后者,我绞尽脑汁、煞费心思,仍然找不出一个妥善的方案。尽管来台途中在飞机上已经思考、推演种种过程,也作成包括最佳结果、最坏打算的计划,但到台北想了又想,仍然发现各个计划都有很不恰当的地方,所以苦思整整一
、全盘放弃!
离开加州前,我曾经拨电话到杨小青帕拉奥托山岗上的家,和在那儿为她看屋子的侄讲了几句,以我是她家庭医师的身份套出她住东湾姐姐家里的电话,然后与她连络、企图探问杨小青台北家中的电话号码,可惜不成功。而我服务诊所的档案里也没有存下她台湾的地址,只凭面谈时的记忆知道她台北的家座落于市区东郊四兽山麓,名字记不清、好像是山庄的豪华公寓顶层。
最后我采用最原始、低科技的方法:亲自到那几个地方,尽观察、等候。
在冬娇阳下,街
灰尘扑鼻、汽机车排烟迷漫的污浊空气中,我像一名间谍、
报贩子般四处巡走、徘徊,更像一个寸步不离、站岗的哨兵,注视进进出出的
物与车辆。
我搭电梯上楼、见到企业公司堂皇的门面,从骑楼柱廊挂的公用电话拨上去,装成打错电话、或假冒他以不甚流利的国语借
询问,得到大多毫无结果、没有意义的回答。
我转进大马路旁、可以看见办公大楼后门的巷子里,买路边摊的庚汤、鲁
饭充饥,真渴得不得了、才买瓶汽水喝……我确定见到豪华轿车里的张老板,与他的母亲、也就是杨小青的婆婆;因为在硅谷她家作客的时候看过他们全家福的照片。也认出了为他们家开车的两名司机,年纪大的叫老姜、年轻的叫小陈,和杨小青的自白、及信里描述得一模一样。
路旁的行走过,见我一个洋
在巷中鬼鬼祟祟、却又不像个真正的间谍,倒也见怪不怪、顶多瞄上两眼就迳顾管他们自己的事儿,给我的感觉与多年前在此地读中文的时候大不相同,证明台湾已经变得非常国际化了!
台北五光十彩、灯火通明的夜本是个外来游客寻欢、找快活的大好时段,但我却累得双腿发软,走回旅馆冲完澡、倒在床上就爬不起身;连楼下柜台问我要不要小姐,我也全无兴趣、挂了她电话。
下着蒙蒙细雨的阴天早晨,我先乘市营公车、到信义计划区东缘的路,匆匆吃完豆浆烧饼油条当作早餐,买了两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